close
姜維 字伯約
姜維原屬曹軍,於天水抵抗蜀軍的攻擊,後為諸葛亮所收 。
諸葛亮曾誇獎姜維:忠勤時事,思慮精密,敏於軍事,既有膽義,深解兵意,此人心存漢室,而才兼於人。並且盡傳所學於姜維。而姜維亦感受到諸葛亮的知遇之恩,在諸葛亮死後,繼承遺志, 九伐中原 ,雖然後世有人以姜維 九度北伐以至於令國力衰退來批評他。 但客觀來說,以諸葛亮之智,六出祈山,尚且未能北伐成功,而此時蜀國可說已是人才凋零,以姜維一己之力,理應難以抵抗兵多將廣之魏軍,然而姜維九伐中原,卻仍得保有勝負,甚至有機會更加推進魏國屬地的核心,實難苛責。
之後姜維又遭宦官黃皓所誣陷,詬陷說他本為降將,征戰多年卻又毫無建樹,造成蜀境兵困民頓。自此姜維失寵於後主,兼以姜維數度兵敗於魏將鄧艾,此時姜維在蜀中可說是進退維居,有家歸不得。
接著鐘會在關中整兵待發,姜維得知後,告訴後主應及早防範,但宦臣黃皓以迷信的占卜之法,反指姜維杞人憂天,是以令蜀軍疏於防備。及至鄧艾兵臨成都,後主投降,姜維仍不忘挑撥鄧艾與鐘會二人之間的嫌隙,詐降暗行分裂魏軍之實,只可惜後來密謀未成,遭到識破,反為魏軍將士所殺。
諸葛亮 字孔明
諸葛亮字孔明,琅邪陽都人。世稱臥龍先生。本在隆中隱居,後為報劉備三顧草蘆之恩,遂答應出山相助。出山前而更定下三分天下之計。
甫出山,旋即在博望坡以火攻大破夏侯惇所率領的十萬大軍,令曹操從此不敢輕視劉備。
接著又 舌戰群儒 ,與東吳結盟聯手火燒連環船,大敗曹軍於赤壁。並幫劉備取得荊州以及荊南四郡,奠定了三分天下大勢。
只可惜後來劉備為報關羽之仇,遭吳將陸遜大破於彝陵一役,命喪白帝城,蜀軍經此一役元氣大傷,劉備臨死前拖孤劉禪於諸葛亮,諸葛亮從此忠心扶佐後主,肝腦塗地。
之後南蠻王孟獲率兵侵益州。諸葛亮親率大軍鎮壓,將孟獲七擒七縱,最後使孟獲心甘情願的歸降蜀漢,並命其繼續守衛益州南蠻,為北伐奠定了一大基礎,自此南蠻在蜀漢統治其間不曾再叛變。
諸葛亮南征回歸後,養精蓄銳,準備北伐。他向後主劉禪奏上出師表,表略說在諸葛亮北伐期間要勤理國政,親賢臣,遠小人。諸葛亮六出祁山,雖然大多未盡全功,但每每都令魏軍受到莫大的重創及傷害,令蜀國得以持續對抗在各方面都處於優勢的魏國。只可惜出身未捷身先死,終是因積勞成疾,病逝五丈原。但其卓越功績,以及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,卻受後人永世的敬重。
龐統 字士元
人稱鳳雛先生,與臥龍諸葛亮齊名當世,其運籌帷幄之能力不下孔明。個性大膽直接,不拘小節,原先投靠東吳,但孫權嫌其貌不揚而不用,後劉備雖經魯肅推薦下曾任命龐統當小小縣官,直到魯肅的再次推薦與諸葛亮的讚賞下,劉備才開始重用其才,任命為軍師中郎將,對其的信任僅略遜於諸葛亮。
演義中將龐統描寫成赤壁之戰中大膽向曹操獻上連環計的始作俑者,以及在落鳳坡中箭身亡等橋段,僅是小說為了配合需要而增加。
在正史中,龐統在受到重用後,便隨劉備出征欲取四川之地,雖劉備因考慮再三而遲緩不進,仍聽從龐統之計逐步將益州納入勢力之下。
可惜的是,在圍攻雒城時,龐統被流矢所中而亡,享年僅三十六歲,若非龐統如此早逝,也許三國的歷史可能就會有不同的改變了。
黃月英
諸葛孔明之妻,黃承彥之女,野史記載其面貌醜陋卻才華洋溢,體型壯碩不似漢人,人稱『阿彥醜女』,對於詩書,圖畫以及機關設計上均有研究。
小說中將孔明的神奇發明如解決糧草運輸問題的工具『木牛流馬』,可連續發射的強大武器『連弩』等機關的出現皆歸功於其妻之影響而完成,若真如此,則黃氏乃堪稱為劃時代的女性表率,也稱得上劃時代的大發明家!而也因為諸葛孔明得此賢妻負責安內,而得以專心在國家治理之上。
不過在正史之中,由於重男輕女之故,並未記載其生平與名字,僅略知孔明其妻為黃氏,但黃氏是否誠如野史所載如此特異之人,已不得而知了。
陸遜 字伯言
吳將,是孫策的女婿,後為東吳放力 。 赤壁之戰時,被孫權任命為先鋒,與太史慈合組一軍破敵, 曾獻計助呂蒙奪荊州擊敗關羽;在呂蒙殺死關羽後,劉備親率大軍伐吳,吳軍連連敗退,孫權的心中甚為憂慮 。此時闞澤向孫權推薦陸遜為抗蜀將軍,孫權遂命陸遜為輔國將軍,指揮軍隊抵抗入侵的蜀國軍隊 。
彝陵之戰時, 陸遜於猇亭火燒劉備軍營七百里,還回頭擊敗乘機入侵的魏軍,經此一役 , 更使得孫權對他敬佩萬分, 後更封為大都督 。
諸葛亮北伐之時,亦曾派人前往東吳使孫權同時出征魏國 。 孫權便以陸遜為上將軍,並同朱桓等人出征 。
當時的魏帝曹叡派曹休出來迎戰,但曹休聽從詐降的周魴的計謀,引兵出戰,反而使得陸遜有機可乘,殺得魏軍大敗而逃 。 曹休回洛陽後亦傷重身亡。
及孫權欲廢太子,陸遜上書力勸不可,孫權不聽,還遣使對他嚴加指責,陸遜因此而憤恙成病。 陸遜死後,其子陸抗也為吳國效力,亦是三國末期的名將之一,但最後卻被吳末帝以私通敵人為罪被斬 。
小喬
當時孫策欲取荊州,命周瑜為中護軍,領江夏太守, 發兵攻占安格皖縣 。得知避世隱居的 喬玄育 有兩個女兒,皆為天相國色。於是自己娶了姊姊大喬為妻,而妹妹小喬則嫁給了周瑜。
曹植曾做了一首<< 銅雀台賦 >> ,裡頭說到 ” 攬二喬于東南兮,樂朝夕之與共 ”,雖然本意是指二橋,但卻為諸葛亮借來以為曹氏貪圖二喬之美色,好來激怒周瑜發兵抗魏 。
小喬和周瑜情深思愛,生活在一起,隨軍東征西討,參加過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。戰後二年,按《三國志‧周槐樹》所載:周瑜 “ 詣京見權 ” 。
不久 ,瑜還江陵,為行裝,而道于巴丘,病卒,時年三十六歲 ” 。 推算起來,小喬和周瑜也只做了 12年左右的夫妻而已。然而,小喬與周瑜實足稱為三國裡的第一佳配。
大喬
大喬為廬江郡皖縣(今安徽潛山)人,孫策之妻,與周瑜之妻小喬同為姐妹。
據史載中曾註明大小喬具有流離(光采煥發之意)之姿,頗具傾國之色,顧盼生姿,堪稱三國時代的絕色佳麗。
可惜自古紅顏始終命運多變,雖大喬嫁給當時正英氣散發,威震江東的孫策為妻,但可想而知的是,在戰亂的年代嫁給能力高超的豪傑,相聚甜蜜的日子必不多有,之後孫策在官渡遭人刺殺身亡,一代美人才度過三年的婚姻時光,就成了年輕守寡的未亡人,如此絕色卻在貌美之際獨守空閨,想來不甚唏噓。
在三國演義中,二喬雖未直接參與戰事的發展,卻也因曹植的一首詩詞使得諸葛亮得以藉此造成周瑜對曹操的誤會,進而形成三國鼎立的局勢,這點想必當事人大小喬兩大美人是怎樣也無法料想到的。
孫權 字仲謀
孫堅之子,孫策之弟,在孫策被刺臨死之前授命接位,在其兄舊日部屬周瑜,張昭等名將的輔佐之下,十分穩固的守住江東,為日後吳國建立良好的開國基礎。
年輕時其智慧謀略不下其兄孫策,但孫策對孫權瞭解亦深,死前曾對著孫權說:『若要爭奪天下,你不如我;若要任命賢達,使其忠心保護江東,我不如你』意味著孫權是良好的守成人才,卻不是能一統天下的領導者,曹操亦曾言:『生子當如孫仲謀!』看來曹操對於孫權的能力瞭解,亦不亞於英年早逝的孫策。
後來事實也證明,在孫權的治理之下,吳國不論在國力,疆土,以及一開始的民心獲取上都建立了穩固的根基,但在和蜀漢,曹魏的三國勢力爭奪戰中,除了在赤壁之戰因周瑜的聰明睿智而有出色的表現外,便無成功的出征表現,由此可見孫權在主動出擊這方面能力的不擅長。
晚年開國稱帝之後,個性轉而剛愎自用,不納忠臣建言,甚至還任意監視或誅殺昔日一同奮戰的賢臣良將,而在立嗣上也做了一些糊塗選擇,雖建立了良好基礎,但卻也為東吳埋下日後步隨蜀漢被併入曹魏的禍根。
司馬懿 字仲達
司馬懿擅於政治,一向被世人認為是奸險狡猾的權謀者。雖然在三國演義羅貫中的筆下,司馬懿之於諸葛亮總是技敗一籌,但畢竟諸葛亮六出祁山街未能盡全功,確總是司馬懿居功為多,料想換作他人,恐怕早早就給人直搗黃龍,北伐成功了。
樊城一役 , 蜀漢大將關羽水淹七軍,曹操曾經想把漢獻帝從許昌遷往河北。但是司馬懿力勸說道:「于禁等被水淹沒,並非戰術上的問題,基本上這對國家並沒有太大損害,然而現在遷都,不但有向敵人示弱之意,又會使得人民感到不安,我倒覺得,您可以游說孫權派兵從關羽後方偷襲,那麼樊城之危自然可解。
沒多久,孫權果然派呂蒙襲擊公安,關羽也兵敗被俘。自此曹操更加信任司馬懿。
之後司馬懿便經常授命統領三軍迎抗蜀吳兩國,其在魏國的勢力也越來越強大 ,及至後來的 高平陵之變 ,司馬懿在洛陽殲滅了曹爽及其餘黨的勢力,從此曹氏於魏國之內的勢力旁落,司馬家則 完全掌握了魏國的軍政大權 。所以也有人說司馬炎能夠得以篡魏建晉,都是司馬懿給他造橋鋪路的。
就這麼看來,司馬懿的確是一個聰明的政治家,比諸葛亮甚至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,只是在《三國演義》的鋪陳之下,司馬懿也與周瑜一般淪為襯托諸葛亮的配角。
郭嘉 字奉孝
郭嘉初投袁紹,認為紹氣度狹小,難成大事,曾評斷道:『袁紹只想要有如周公般的謀士,卻不懂得用人之道。優柔寡斷,好謀無決,要想圖霸天下,立千秋霸王之業,我看恐怕是很難的了。』
之後經荀彧推薦,任曹操司空祭酒,從此隨曹操征戰。 郭嘉足智多謀,每每洞悉先機,又能冷靜分析形勢,亦是曹操最信賴的謀臣, 曹操曾由衷的感歎:『使孤成大業者,必此人也。』
郭嘉於官渡戰前向曹操提出『十勝十敗』之說,言明袁紹有十敗、曹操有十勝:『道勝、義勝、治勝、度勝、謀勝、德勝、仁勝、明勝、文勝、武勝』,是以袁紹兵馬雖然強盛,且不足為懼,使得曹操更加堅定北伐之心。及至袁紹兵敗官渡,河北平定,郭嘉又勸曹操多納青、冀、幽、并諸州的名士為用,以籠絡人心。
之後,曹操又計劃北征烏桓,但害怕劉表會在背後偷襲,郭嘉大膽斷言,劉表只是紙老虎,又與劉備有矛盾,不足為慮。曹操兵征烏桓,郭嘉又建言兵貴神速,曹操用其策略而大獲全勝。但郭嘉卻不幸病死於征戰途中,享年只有三十八歲,死前留下遺書,令曹軍不費一兵一卒即定遼東。無怪乎郭嘉死時曹操大嘆:『奉孝死,乃天喪吾也。 ( 郭嘉之死乃是天要亡我也 ) 』
之後曹操於赤壁戰敗後,又再一次想到郭嘉,仰天歎道:「若奉孝在,不使孤至此!(如果郭嘉尚在人世,就不會讓我落得如此這般的田地)」。如此可見郭嘉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,有多麼的重要
賈詡 字文和
為人生性機智,小時曾被人脅迫,卻能從容不迫的想好對策解困,對於兩軍對陣的策略規劃十分有把握,曾先後為李傕,張繡之謀士,當時李傕能打敗王允與呂布,得以進佔長安,便得利於賈詡之策略,但也讓長安淪為軍團鬥爭的場所,同時也讓賈詡留下後世議論是非之處。
而後張繡與曹操結盟後,賈詡則成為曹操陣營中的謀略要員之一,曾反對曹操發動赤壁之戰,與曹操意見衝突,戰敗後曹操因此更為信任賈詡之言,日後曹操能順利擊敗馬超而順利取得涼洲,也是歸功於賈詡的建言。
此外賈詡對人心思考的掌握亦擅長,雖服事多位不同個性的領導者,卻都能在轉換跑道時全身而退,也因瞭解曹操內心所想,暗中幫助原本不看好的曹丕接替曹操之位,得以安穩至終老,其知人利己之功力,實乃三國第一人選。
荀彧 字文若
三國時期中,曹操手下最主要,也最被看重的策略人才,當荀彧離開袁紹轉而投靠曹操,曹操曾稱讚其為『吾之子房』,就是因為知道荀彧擅長規劃佈局,又富有經營管理之力。
在官渡之役這場戰爭中,全靠荀彧獻上良計而使曹操得以擊敗袁紹的大軍,進而使曹操得以站穩腳步,稱霸一方。日後更以收復兗州基地,挾天子以令諸侯,四勝論,滅呂布,定關中,統一河北,擱置改劃九州提案,迫荊州降等計策屢屢建功。
荀彧生性非常儉樸,所得祿賜均散之宗族故舊,因此家無餘財,為三國廉官的表率。
曾力勸曹操奉戴天子,以安天下為己任,對曹操政治制度之建立及安定貢獻最大,但也因尊奉漢室為主的理念,在曹操日後想自封魏公稱王時,兩人的政治理念產生很大的衝突,最後為了堅持信念,終以自殺明志,死後讓曹操十分後悔,但良臣已離去不得復見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ter272851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